11月20日晚,文學院名家名刊名編系列講座之“從小處說的小說”在科技樓報告廳舉行。此次講座由云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潘靈主講,廣西知名青年作家朱山坡主持。文學院部分學生到場聆聽。

主講人潘靈
潘靈以他在云南師范大學的寫作和求學經歷為切入點,講述了他從詩歌創作轉型到小說創作的緣由,并就小說的小體現在“人物小、故事小、開頭小”三個方面展開詳細說明。他認為,在塑造小說人物時,人們應該把注意力落到販夫走卒等小人物身上,在創作時盡量壓低人物身份,拉近與人物的距離。在“故事小”方面,他通過舉例朱山坡的作品《深山來客》,表明在簡單的小故事中注入大情懷即愛,就可以讓簡單的故事迸發出感人至深的力量。
此外,潘靈還通過《一地雞毛》中“小林家的一斤豆腐變餿了”開頭之小,與其“反映了大多數中國人生活的主旋律”之大的對比,具體說明了以小見大的小說創作手法。他強調,小說創作應注重以小生活呈現大時代,在小處看到人性最幽微之處,在小處看到大慈悲、大情懷。

講座主持人朱山坡
在觀眾提問環節,針對同學提出的“如何看待小說的虛構性與小說反映生活之間的沖突”這一問題,潘靈耐心解答。他說道:“小說的虛構性與其反映現實生活并不沖突。很多名家的作品,例如路遙的《平凡的世界》、陳忠實的《白鹿原》都是反映時代浪潮,與時代同行的?!迸遂`也依次回答了其他問題,同學們表示受益匪淺,現場掌聲不斷。

講座現場
朱山坡總結發言。他認為,小說雖小卻有大學問,一個小說家需要經過反復的文字錘煉,才能寫出佳作。潘靈副主席堅持小說創作30年,是源于內心對文學的熱愛。希望同學們以潘靈副主席為榜樣,保持內心深處對文學的炙熱,堅持創作,樂于創作,讓文學之花綻放于民大校園。(審核:陸喜培 編輯:吳少靖)